經濟學人:中國零工經濟 低迷中撐起就業

中國在145%關稅的重壓下出口經濟面對嚴峻挑戰,就業機會面臨風險。野村證券預計,隨著關稅衝擊波及整個經濟,短期內可能出現570萬人失業,長期內可能出現1580萬人失業。英國經濟學人報導指出,美中貿易戰下,龐大的零工經濟是中國的秘密武器,也將成為勞動市場的救星。

中國零工經濟規模龐大,國家控制的工會聯合會估計,有8400萬人依賴「新型態就業」,包括送貨服務和叫車服務。政府列舉更廣泛的2億「靈活就業人員」,其中包括自僱人員和兼職人員。這些勞動力都遠遠超過城市國有企業的5400萬個就業崗位,佔7.34億勞動力的很大一部分。

一家名為美團的快遞公司僱用750萬名快遞員,每年的收入為110億美元。萬先生就是一個典型。這位36歲的男人尋找力所能及的最高薪工作,發現送餐司機每月可以賺1萬元人民幣。他每天從早上6點到晚上9點騎著摩托車穿梭在北京城內。

儘管存在貿易衝突和多年消費者信心低迷,但龐大的零工經濟仍在成長。美團的員工隊伍通常透過第三方承包公司僱用,比2021年增加了41%。4月21日,剛進軍外送業的電商公司京東表示,將在7月底前新增10萬名快送騎手。

2023年,總理李強稱讚平台公司在需求和就業方面發揮「日益突出」的作用。現在,政府公開接受零工經濟作為經濟的緩衝。

政府甚至鼓勵零工經濟公司創造相當於影子福利體系的措施。今年2月,京東為其司機提供社會安全福利。美團表示,將從2025年第2季開始試點,為旗下快遞員「逐步提供」社會安全保障。一位經濟學家表示,為給快遞員留下深刻印象,各公司正在投資建造休息站、餐飲和司機補貼希望「讓政府看到」。

<新聞來源:自由財經新聞網>

Learn how we helped 100 top brands gain success